• 互联网金融的演绎趋向及自金融的内在逻辑
  • 发布时间:2016-08-03 12:17 | 作者:曹彤 | 来源:《云金融》杂志
  •   4月20日,贵阳市与贵州财经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贵阳大数据金融学院揭牌仪式在贵州财经大学举行。仪式结束后,贵阳大数据金融学院院长、特聘导师曹彤教授在贵阳大数据金融学院多功能报告厅作了专题讲座。

      当前的一切金融创新都要回到一个供给侧改革的大视角下去看,如果不从这个视角看,很难看到它的全貌,一两个金融事件可以很快地把社会舆论、社会的视角转变,甚至180°的转变。中国最大的结构性改革就是供给侧改革,尽管我们不是特别能够说清楚这几个字的含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结论,但是总体上可以把它定性为:为了解决当前中国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所准备做的一些事情,是在需求侧改革边际效益下降情况下,启动的一套综合改革措施。

      谈到供给侧改革,必然谈到创新,这个恐怕也是推出供给侧改革的意义所在。如果从供给侧学派的经典理论来说,本质的一点就是供给创造需求。当一个社会进入到产能过剩阶段,当一个需求不足以消费供给的时候,只能用新的供给来创造需求。总体是靠某种创新带来一种新的需求。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创新的路径机制创新归根结底是三类:一是科技类创新;二是制度创新;三是金融创新,但是这三类创新的时间标尺不一样。

      科技创新是典型的靠“人”的一件事情,没有人不要谈,今天启动的创新只能用以前积累的人力,现在开始培养人起码要10年以后了。所以,科技创新对人有相当的依赖度,某种程度上人才储备程度决定了创新的成果。

      制度创新靠试错。即使是圣人在制度性选择上也很难绝对的正确。人类社会一路走来所积累的有一定进步和积极意义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没有一项不是在试错当中走出来的。试错的本质意义,就回到了一个社会的包容度上来,有包容就有试错,没有包容就没有试错。这一点,对于当前国内的现状来看,是不是到了一个对于制度性创新能够给予足够包容的程度?换句话说经济压力、外在压力是不是使得我们不包容就不行了?有没有到这个程度?所以制度创新的标尺某种意义比人才的标尺还要更长。

      金融创新本质靠观念,在这个世界里,你的判断、你的视角,你采取的行为本质上从“心”而来的,由观念而来的,有了好的观念立刻金融创新,没有这样一个观念,没有这样一种想法,就没有所谓的金融创新。目前,我们全社会上下,对金融创新还没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往往会一边倒地怀疑一个金融创新的作用和价值。在金融创新、金融理念、金融管理上经常会出现大的反复,也反映出金融创新观念还没有形成共识。

      供给侧改革是应对经济下行的良药

      从以上视角来看,我们需要判断目前经济上遇到的最本质的问题是什么?是什么导致当前一系列的纠结,为化解这些纠结,在三类创新当中可以选择哪一项?

      首要的一个判断是,当前中国是不是存在着金融危机?判断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到底是经济危机还是金融危机,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个人的观点中国不存在独立金融危机的条件,不管从杠杆率、证券化程度、市场流动效率来看都不存在独立金融危机的条件。但是,对于经济危机呢?马克思经典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是产能过剩的危机。至少从过剩视角来看,经济陷入到一定的低迷是有可能的。我记得在2008、2009年中国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争论,讨论过是不是会出现滞胀的问题,当时的增长率还是8%,当时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这个问题,给出了中国滞胀的边界条件,当时给出的两个数字:一是经济增长率低于6%;二是通货膨胀率高于3%。而今天我们离这两个数字是否越来越近?

      如果在经济上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它所伴生的现象有可能是金融危机,这是它内在的逻辑。控制住经济下行,潜在金融危机自然化解,相反,如果出现经济危机,则很可能诱发金融危机。所以,主要矛盾应该是经济危机,不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伴生的一个现象。如果把控制经济危机摆在主要矛盾的话,前面讲的三类创新,哪一类创新是化解经济危机最简单的、来的最快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很显然,以金融手段化解经济危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多层次直接融资市场建设

      我们进一步看一下这个命题,现在有专家学者提出金融供给侧改革。因为供给侧改革本质即是一系列的新的创新安排,从而在供给侧切入,产生有效供给,创造需求,但是不管从科技上、制度安排上、人才储备上都要花相当长的时间。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出来了,希望金融供给侧改革在供给侧当中发挥作用,我个人认为这个命题提得非常好,目前来看通过金融手段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是比较好的选择,其他都有些缓不济急。

      我们看看金融供给侧,目前间接融资占整个社会融资比重仍然非常高,以银行业为主的间接融资很显然具有同向性且是典型的顺周期性。经济好的时候贷款放得多,经济不好的时候谁也不放贷款,因为钱不是银行的,银行是一个代理人,储户把钱给银行,银行当然要对这个储户负责,经济好的时候多赚钱,回报储户,经济不好的时候则要收紧,控制风险,银行这样做是负责任的。所以要求银行做逆周期性的事情是有悖于银行本身属性的。

      在我们现有的监管理念下,顺周期性有可能会进一步放大,这也是审慎监管的职责所在,这是我们看到的从去年开始一系列的监管制度,每一项几乎都是顺周期性的。而破解银行顺周期的答案在直接融资这一侧,什么是直接融资?简单来说就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为什么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下的直接融资能够产生逆周期的效应?最根本的逻辑就是资本市场是多元决策主体,而银行体系、间接融资体系是单一主体,比如,新的股票发出来,5000万人认为有风险不买,5000万人认为没有风险可以买,它是一个多元的决策体系。正是因为这样多元决策机制形成了具有逆周期的属性,形成了在经济下行期可依托的抓手。

      所以,只有把直接融资释放出来,把多层次资本市场释放出来才可能在经济下行周期发挥金融的功能作用。

      问题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是今天提的,为什么提了这么多年却迟迟没有建起来呢?这个答案再简单不过了,只有发挥市场的力量,才能构建多层级的直接融资体系。

      这30年银行业风生水起,为什么发展这么好?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放出了市场的力量,让每一个银行市场化,尤其2002年以后银行转制,底层、基础日益市场化,或者相对市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也是,如果不发挥市场作用,不让市场力量成为建设主体,只靠一两个部门,再好的顶层设计,也无法落地。

      引导市场力量在两个取向上创新

      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尽快构建直接融资体系,从功能取向上表现为两个维度:

      第一,以金融工程来盘活资产存量,解决动脉供血问题,核心是资产证券化。现在不光小微企业拿贷款难,慢慢大中型企业融资也困难了,尤其最近央企债券违约,央企也感觉融资难了。但是好的企业、好的资产是两个概念,坏的企业和坏的资产也是两个概念,只有把企业和资产剥离,当企业活不下去的时候要让资产活下去,让资产成为一个主要的融资平台,用资产证券化手段让资产独立发挥融资作用,这是动脉供血的核心所在。

      第二,以科技金融来盘活闲置资金,解决毛细血管的供血问题,核心是互联网金融。2002年以后,尤其2005年以后,中国产生了很多小贷、担保、保理等等这样一系列的新型的金融企业,都归当地的金融办管。这些金融企业发挥了毛细血管供血的金融功能和职能作用,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融资由他们来承担了。2007年、2008年以后这些企业逐渐上网,转为当前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以及后来通过小额担保、小贷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一系列平台、一系列公司,承担了毛细血管的供血作用。

      经济下行的时候动脉供血有问题,进一步强化了毛细血管不充分的问题,怎么办?需要把社会闲置资金盘活起来,用小额资金供给支撑小额贷款需求,而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是互联网金融。2007年以前解决的办法就是小额贷款公司,但是到今天他们早已经迭代成了互联网金融的主体,已经是合而为一的了。

      所以,看互联网金融不是看创造了多少市值,看哪几个公司做出几样叫得很响的金融创新,不是的,整体性是解决了这些底层小微企业的金融供给问题,这是真正的职能所在。

      这两个功能取向都有个再认识的问题。首先是对于资产证券化的再认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使得资产证券化几乎等于很负面的词汇,如果对这个问题不能够重新认识,在当前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环境下,就解决不了动脉供血的问题。金融创新悬于一念,时间标尺就是观念,今天理解了就可以做,理解不了10年也做不成。资产证券化非常适合在主体信用评级下降的时候,以债项评级来维持经济再循环。它服务于资产而不是企业,它出现在美国的70年代、80年代。那个时候的美国经济和今天的中国很像,滞胀以后没有办法了,一个基础的创新就是资产证券化。

      此外,它的效率性、连续性、流动性使得它在解决企业融资方面高于其他金融工具,优于其他金融工具。当然,它要求监管制度的包容、法律制度的突破,这个在我们当下还有一些问题。如果把它作为金融创新、金融改革的功能取向,制度和法律的突破是需要思考的。当然,资产证券化还有其他命题,还有另外的层面,就是互联网技术的意义。资产证券化在70年代、80年代的美国没有遭遇互联网,只是单一的金融工程,但是今天的中国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工程加互联网技术,形成了市场完全不同的结构、完全不同的效率性、流动性,很可能发挥的作用更大。

      其次,对于互联网金融同样需要再认识,这也是这一段时期社会比较困惑的一个问题。因为社交媒体放大的作用,随便写一个小的段子瞬间触达了无数群体,好的时候会放大,放大它的优点,不好的时候也会放大,放大负面效应。今天的互联网金融每隔一段时间负面效应翻一倍,对这个问题怎么认识,是很重要的事情。

      我的观点是这样的,金融互联网化与互联网金融都是典型的供给创造需求。金融互联网化,指的是现有的成熟的金融机构做互联网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按照通常的定义讲是非成熟、非现有、非持牌的机构干互联网金融。不管从哪个维度来的,都是非常典型的供给创造需求,为什么?因为它是一个金融创新,又是科技创新,它是非常典型的新的供给。

      创新方式解决“毛细血管”的“供血”问题

      先讲互联网金融,生来就是直接融资模式。在快速成长的同时已经成为了普惠金融的载体,把2005年前后那一段成立的小贷、担保、保理等等的职能完全承接过来,激活的是社会的闲置资源,所以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大金融很难见到。我们今天说合格的投资人,这个概念严格意义上不太适合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里讲,合格投资人和通常意义的金融体系的合格投资人不是一个概念。我们通常讲合格投资人是指信托类的合格投资人,都是100万为起点的。

      但是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激活的是社会闲置资金,解决的是中小客户的普惠金融需求。所以这个语境下的合格投资人的概念是不同的。如果简单照搬另外一个情境下100万为起点的合格投资人,这部分机构注定成长为持牌的大型投资机构,而毛细血管还是没有人管。

      另外一个维度来看,金融互联网化为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一说小微企业贷款大家都很熟悉,两个“不低于”:小微企业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率不低于其他贷款。但这样的起点适合经济上行期,在经济下行期,银行内在的顺周期性属性,自然收缩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的职责实际上无法履行。因此,金融互联网化要充分向社会闲置资金靠拢,用技术来解决小微融资需求。

      三个“不对称”及解决方案

      目前社会对几个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事件非常关注,这些风险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如果不找准这个根源,认识问题还是不能解决。从截止到目前几个出事的平台案例来讲,也包括没有出事的但有潜在隐患的,互联网金融的根本问题是三个“不对称”:

      第一,信息不对称。互联网是为信息不对称而来的,天生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是因为它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同时,积累了更多新的信息,却导致了更大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是一个悖论。互联网找张三不用上门了,通过网上查信息能够找到张三,能够判断给不给他贷款,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是P2P企业产生的根本逻辑所在,因为有了互联网技术出现,使信息对称,李四敢通过网上给张三放一笔贷款。但是信息更大量的堆积,导致了新的不对称,比如说有10个信息可以判断给他贷款,但是当有10万个信息又不知道怎么判断了。我们目前在判定一个客户的真实性上、在判定一个客户的信用度上,基于现有互联网信息结构、数据结构很难判断。新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客户的真伪和客户的风险度很难判断。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专门技术和专门机构,靠互联网金融企业自身很难解决。

      第二,金融技术的不对称。最典型的一个金融技术就是风控,风险控制技术到今天已经是非常复杂的金融工程了,这个技术在现有的银行业里也是比较核心的一项技术。中型银行比小银行做的好一些,大型银行比中型银行好一些,为什么?有人的元素、经验的元素、数据库积累的样本数量的元素、自身资本量大的时候可以不断试错的元素。比如最典型的“内部评级法”,需要用无数的损失样本、违约样本来矫正一个审批模型,没有这些违约样本、损失样本就推不出来,所以这是风控能力越来越重要的根本所在。现有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当中,我认为从风控能力上很难达到现有的金融机构的水平,大多数还是处在比较早期的靠经验、靠专家打分法、靠专家模型,还是在那个阶段。除了风控还有很多流动性管理、资本计量、管理会计等一系列的金融管理技术。

      第三,账务记录不对称。资金流向很难自证,P2P公司也好、供应链融资也好都很难自证,这个钱是贷给张三了,但是怎么证明贷给张三了,这个账务记录非常难自证。我们现在的解决方案是强制银行托管的方法,但是托管的是钱,不是账,账仍然很难自证,账记在互联网企业,而不是托管银行,所以在账务记录上,目前来看没有找到一个对称的解决方案。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是更深远的问题。

      以上三个“不对称”是当前互联网金融产生风险的最根本所在,解决了互联网金融就走出来了,解决不了就走不出来。但是,如果互联网金融走不出来,小微企业、毛细血管的融资问题又怎么办呢?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互联网金融新取向,取什么向?解决三个“不对称”是互联网金融下一步的发展方向。那么这个命题是否有解呢?答案是肯定的。

      信息的对称问题:一是证明张三是张三,身份识别;二是证明张三的资信度,就是征信。他的违约记录,所有信息指向是好人还是坏人。目前来看:

      第一,征信这个工作推进的速度非常快。这个“快”不仅仅在于央行给了八个试点牌照,而是这个领域推进的速度非常快。过去大家最熟悉的是财务类信息,这两年行为信息和社交信息越来越进入到征信系统当中,非常普遍,各种算法、各种模型也在层出不穷,不断迭代。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对公共信息开放,这慢慢在形成新的趋势,社保、医保、交通、住房等等一系列的信息在逐渐开放。这些信息对于评判一个人、评判张三是张三、评判张三信用评分是多少,非常有价值。

      第二,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标准化进程非常快,不论广度深度,某种意义上超出了人民银行统一征信的范围,很多公司的实践已经做出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随着社会各类征信公司的竞争和竞合,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定有一批第三方公司得到社会认可,从而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信息对称上的底层支撑。金融技术的对称问题:

      第一,人才从传统机构流出来,这个非常有价值,这些人都是在金融系统里受过多年训练的,风险、流程、制度、管理很多都是本能的反应,这些人出来非常有价值,现在我们看到好一点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人才素质是不低的,甚至很高。因为一个互联网人才从0培养,那是10年以后才能真正成才了,从现有金融机构中共享是社会效益最大化的一条路径。

      第二,金融技术的第三方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信用评分、第三方虚拟账户、P2P托管、资产证券化平台、投资外包等等,逐渐有第三方公司干这些事儿,向社会开放,当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随着数据、案例、违约样本积累到一定程度,所提供的金融管理技术上的支撑、这个能力水平是不低的,甚至高过一般意义的金融机构,至少高于金融机构的平均水平。从这一点上来看,金融技术的对称问题是能够解决的。

      对于账务记录的对称问题:原本是很悲观的,但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我认为找到方向了,在解决账务记录上,在解决互联网金融平台,资金流向自证的问题上,区块链技术很显然是非常及时的、非常难得的一项技术。简单来说,区块链技术就是互联网技术的升级版,前面说互联网解决信息对称和不对称,一开始挺好,后来信息量太大了,有新的不对称。新的不对称以后怎么办?区块链来了,区块链是什么?就是保证在它这里的信息是唯一的、真实的、准确的、不可改的、不可逆的,有人说它是“账本”,也有人说它是“数据库结构”,不管是什么,是解决信息的真实性问题。所有依托于互联网,同时要求信息准确的行业,最终都会迁移到区块链上去,金融很显然是最典型的行业,因为金融天然就要求信息准确,现在互联网这个环境,如果从账务记录视角来看不是最适合金融行业的,因为它的信息是不经过甄别的,是可以篡改的,互联网是可逆的,而区块链是不可逆的。

      比如P2P贷款自证,在区块链下,钱到了哪儿被记录得清清楚楚,本身是一个一个块,每一个块有记载,在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你所有关心的事项,这些记载是不可更改的。包括供应链金融,现在看到供应链金融存在风险,相当一部分和账务相关,一定要在一个新的账目记录底层之上才可以。所以,我们看到这三个命题,信息对称的问题、管理技术的问题、账务记录问题,都有答案。

      投资视角下的互联网金融

      回到投资的视角下,下一步互联网金融企业到底有没有投资价值?如果有,哪一类企业有投资价值?

      从市场结构来看,解决“动脉供血”的模式主要是资产证券化+互联网应用。而“毛细血管”的“供血”就是刚才提到的三个对称的解决方案,都属于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从投资视角来看,就是下一步的风口。包括征信、身份识别、金融管理技术、区块链等。

      当然每个里面有具体的技术路线和具体选择上的干扰信息,比如,征信到底投有牌照的还是无牌照的?有牌照就那么几个,投不上怎么办?什么叫好的征信公司?是谁证明的?是持牌的就好吗?怎样进行身份识别?刷哪能够证明这个张三是张三?刷脸、指纹、掌纹、声波、虹膜等,这都是技术路线的选择。金融技术的第三方化,是不是找几个信得过的有水平的银行白领?银行专业人士也很迷惑,是不是能够在这儿找到一个新的天地?区块链,美国42个银行都加入到了R3组织,42个都是大银行,42个里有很多都是系统性重要银行,不是小银行的联合体,那也是一种很专业的判断。这就是投资视角下看的互联网金融,如果从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角度来看那是早期,孕育着相当的生机在里边。

      如果从行业应用再看一下,行业应用来看还有没有机会?这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看到很多互联网支付、证券交易、贷款、理财、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看到很多,有的悲观,有的乐观,但是近一段时间都很悲观,有没有机会?或者哪些边际条件改了以后这些平台重新变得有机会,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思考一下:一是新技术扩展下的支付和证券。二是对接基础设施的贷款和理财。三是共享经济模式下的财富管理。四是靠近证券化资产的资产管理。

      以上都是提示性的,是不是当这样一些边界条件改变的时候,现有的行业、现有的行业主体的价值也随着发生改变呢?

      稍微提一提区块链。互联网金融原点从支付起家,支付——贷款——账户——理财——存款——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是这样一个链条,这些东西我判断都会整体地迁移到区块链平台上。

      自金融的趋势

      前面讲了一些互联网金融的取向,下面谈谈自金融。有了前面的东西以后,这个自金融会不会出现?自金融也是我到微众银行以后提到的一个概念、一个理念,任何一个有资金量、有现金流的主体,不管企业还是个人,为什么一定通过一个中介机构做金融呢?为什么不自己做金融呢?哪些边界条件、哪些基础设施具备以后就可以做金融呢?当社会解决了身份与信用识别问题、解决了金融管理技术第三方化问题、解决了区块链的问题,自金融会不会出现?

      假设某个企业很有钱,想自己放贷款,如果识别不了借款人的身份和信用做不了,自己不会管理风险做不了,自己不会管理账务做不了。当这些变成社会化以后,是不是可以呢?这个时候它为什么把钱给金融机构呢?这就是自金融产生的三个前提,前面讲互联网金融的三个前提,我认为它恰恰构成了自金融的三个前提。

      自金融的商业模式是从互联网金融到区块链金融之后的最终指向,也是投资者应该提前布局的战略方向。

      现代银行从17世纪开始的,弄来弄去,其实都是间接金融,我们从金融学原理上简单分成产生贷款派生的叫“间接金融”,不产生贷款派生的叫“直接金融”。但是从实践角度来看,所有通过中介机构、中间机构的是“间接金融”,不通过的叫做“直接金融”,如果从这个视角来看,整个人类的金融史,400年都是间接金融史。换句话说,今天讲基于互联网产生直接金融,基于区块链产生直接金融,并没有多少人类的成熟经验可以吸取,所以这点上实践者最伟大。现有的教科书也很难提供具体的指导,因为都是讲间接金融,不管是微观、中观、宏观金融都是基于间接金融体系。当真正意义的直接金融,真正意义上的自金融产生以后一切都改变了。

      比如说数字货币,美国人谈“比特币”,我们讲“数字货币”,含义不同,我们讲人民币数字化,是官方货币,在美国和比特币并行的200多种数字货币,都是非官方发行的。当这些货币逐渐取得了各方认可,尤其是官方的认可,哪天美联储说我认可这个货币,当出现这一幕的时候,货币属性就改了,经营货币的职能也改了,整个间接金融这个体系也就改变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美国42个银行巨头深入参与到R3,我相信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决策,因为自金融一旦产生,所产生的技术鸿沟重新变成了“长矛与机枪”的差距,这个技术鸿沟产生了新的障碍、新的断档,会让你更难以超越,我们沿着间接融资体系追赶了若干年的努力也将重新来过,这也是自金融的现实含义。

      (作者系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永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微信公众号:YJR2016

  • 收藏 | 打印
  • 相关内容